【人物專訪】許復暢談媒體跨界 x 文化連結 x 共創能量

《那一年,我在劍橋揭下佛地魔的面具》作者 許復,是一位擁有兩岸經驗的資深媒體人,擁有英國劍橋大學政策碩士學位,也曾在中國大陸的中國傳媒大學擔任過訪問學者。許復是出身台灣的媒體人當中,少數在兩岸三地主流電視台闖蕩過一圈的新聞主播,成功從媒體轉換跑道,轉戰產業界的跨界媒體人。

我們身處在一個跨界連結的創意時代。時尚界近來最夯的話題之一,就是出身配件設計領域的Alessandro Michele,被GUCCI延攬為創意總監後,才剛在英國西敏寺教堂發表渡假系列新品,又搖身一變成為令人羨慕的時尚雜誌客座主編。主人翁在多元身份中移轉,變化莫測,又讓粉絲迷們引領盼望,不僅展現他們的才華,也讓時尚產業巧妙萌生更多火花。

說到跨界連結,另一個發源台灣,卻亮眼在世界不同角落的例子也值得一談。今年五月,一位台灣青年受德國政府邀請,到柏林參加亞太週論壇 (Asia-Pacific Weeks Berlin) 擔任專題演講者;10月及11月,他則分別在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港澳台區總決賽,以及兩岸創業社群WorkFace年會,擔綱主持人重任。此外,除了兩岸三地的媒體背景,在英國劍橋求學期間,他還是交響樂團指揮。

 

從媒體走入產業 許復用跨界傳遞正能量

曾是電視新聞主播,現已轉換跑道為企業經理人的許復,在他的新書《那一年,我在劍橋揭下佛地魔的面具》的推薦序中,台灣駐德國公使谷瑞生博士,是這麼形容他的:「許復長年經營東西方『連結』、歐洲與台灣『 連結』及兩岸三地『 連結』。是的,台灣當前最需要的就是『連結』,而且是如許復所為─建設性的『 連結』,讓社會永遠有活水引入,讓年輕一代看得清並掌握得住外面的世界。」

出身台灣新聞圈,許復大概是唯一一個跑到對岸中國傳媒大學念在職學程的電視媒體人,更獲邀為該校訪問學者。他回憶,從英國劍橋大學拿到科技政策碩士學位後,捨棄倫敦電信業的高薪工作,回到亞洲來,他的臉孔和文字繼續出現在各在地、境外到國際媒體,尤其深耕科技新創和國際政治兩大領域,為的還是希望能為華人社會提供一些影響力。

走下主播台,仍活躍在兩岸三地間,許復在香港開過一間新創公司,也曾一間扛下獨角獸企業(市值超過十億美元的新創企業)的品牌公關總監重任,從媒體跨越到產業界,許復非常有感:「台灣和香港,都要想辦法在各自的既有格局中走出去,而中國,不得不說,更多的人是想走進去,可是,如果有台灣和香港作為淵源深厚的夥伴在歷史人文上的增色,勢必可以在世界舞台上展現更動人的舞姿。」

harry-%e5%9c%96%e4%b8%80(圖一 主播) 主播台上的許復犀利專業,圖為他擔任中國境外媒體澳亞衛視午間新聞主播。

 

參與國際舞台,態度比競爭力更重要

談到撰寫《那一年,我在劍橋揭下佛地魔的面具》的初衷,許復語重心長地說,劍橋大學開啟他的,不只是專業領域上的學習,劍橋獨特的氛圍,更讓他看見了一種「參與世界的態度」。

原來,劍橋大學31座「學院」(註1),800年來各自誕生各領域佼佼者,有諾貝爾獎得主、文學泰斗、企業名人,更有許多國家元首或總理等,在劍橋傳統,師生都對自己的學院有極強烈的歸屬感。但是,「在整座大學城的能量流動中,你感受不到激烈競逐,而是和諧共榮。」許復說,各學院都有一座大鐘,每到傍晚,會一起響起,叮叮噹噹地各敲各的調,但它們竟巧妙合奏出獨特的音律,格外動人,「我認為這是在提醒所有人,只有開放的心胸才能釋放出最強大的力量。」

許復在劍橋大學還擔任學校華人交響樂團的指揮(相關報導: 台指揮許復領軍-劍橋大學樂團公演)。他在書中回憶,從選曲、團練的過程,到每場演出,人人都積極表達意見,氛圍卻是和諧的,因為每個成員都想在這裡學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音樂的詮釋方式,即使不認同,也給予尊重和欣賞,「雖然名為華人交響樂團,但成員其實來自各國,比如我們演《黃河鋼琴協奏曲》,這是標準的東方元素主題、西式交響樂呈現,整首曲子的團練過程,就是一個跨文化的溝通過程,我每次帶完團練都會覺得非常感動。」

harry-hsu-02(圖二 music) 許復曾擔任劍橋大學華人交響樂團指揮。

 

劍橋現象:以人為本的力量最強大!

許復也在書中提到,劍橋大學城內加上周邊,至少有20座以上具規模的科學園區,有的隸屬於各學院、系館,也有獨立研究中心,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劍橋科學園區(Cambridge Science Park),單單在這裡的GDP就占全英國比重的兩成,而此處的活力,也形成了以劍橋大學、政府、大型跨國公司,和各新創企業密切合作的巨型產業網路,帶動世界的經濟發展,這就是各國學者們口中的「劍橋現象」(Cambridge Phenomenon)。

許復說,形成「劍橋現象」的核心力量,不是科技,更不是政策,而是「人」。其中包括「大師領航」的力量,比如當今許多天文學家,想盡辦法來劍橋,為的是向目前任職於大學內理論宇宙學中心的一代大師霍金(Stephen Hawking)學習。有趣的是,霍金當初來劍橋也是為了向英國著名天文物理學家霍伊爾(Fred Hoyle)拜師。大師群集的環境,不斷吸引更多人才聚集,因此形成資源上的良性循環。

「劍橋現象」更關鍵的生成因素還有「共享與回饋」的核心價值,從大學到一座座科學園裡,從人與人之間,到各學院、科系、實驗室,以及企業和各政府單位,每個角色都時時刻刻被大環境氛圍提醒,在個人進步的同時,要怎麼回饋與給予,「很多國家派人來劍橋考察,包括近年硬體技術進步的中國,企圖『複製』,蓋了一棟棟嶄新大樓、建立了最尖端設備,但始終無法學到精隨,其實就是『以人為本』。」許復詳細地分享著。

 

在許復的新書《那一年,我在劍橋揭下佛地魔的面具》中,他從英國劍橋出發,說英國文化,更從跨文化連結的層次,分享年輕人參與國際舞台的態度與心胸,「我認為的國際觀,絕對不是只有知識的層面,或是大家經常說的競爭力,更重要的是包容、接納,共享與共創。」許復補充。

harry-hsu-03(圖三 校園) 劍橋大學校內外強調「共享與回饋」的核心價值。

 

註1: 學院制(香港譯為書院制):包括劍橋、牛津、哈佛、耶魯等,目前僅少數世界知名大學仍實施這項源自古老的傳統。此處「學院」(College)的定義和一般亞洲聽到的商學院、理學院不同。師生在校都有兩個身分,一是教學系統的身分,一是學院(校內大家族的概念)的身分。以許復為例,除了商學系主修科技政策的碩士生,另一身分是劍橋大學創校學院-彼德學院(Peterhouse College)的成員。

harry-hsu-04(圖四 書)許復的新書《那一年,我在劍橋揭下佛地魔的面具》獲18位名人聯袂推薦。

 

發揮個人影響力,第一步就是把自己想像成一座橋 

有理念、有想法的青年們該如何培養跨界的能量呢? 除了情報與資訊的串聯、情緒與情感的串聯、政經文化間的串聯,在科技時代,「橋樑」所串聯出的更是各式各樣的可能性,讓時代轉動,讓世界運作,而如果想要發揮個人的影響力,第一步就是把自己想像成一座橋,必須理性思考這座橋要通達的每一個地方,並悉心建造搭建的方式,所謂的影響力才能相對深遠。 「舉個簡單例子,如果我做的是一個crowdfunding的系列實境節目,觀眾是香港人、內地人、台灣人或海外華人,絕對不能是同一個腳本,因為地域性絕對影響人們對投資或眾籌集資的概念。」

《那一年,我在劍橋揭下佛地魔的面具

圖/許復提供

coco

生活中的兩大靈魂來自不悔的探究與細膩的品味,在理性與感性中創作一種屬於自己的風格。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