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糸大稻埕 社藝共融 打造巷弄漫步

2025 夏天,大稻埕迎來一場從「社藝共融」出發的城市行動。由在地工藝品牌 親糸制藝所 發起,串連藝術工作者走入朝陽服飾材料街區,展開為期三個月的美學打造計畫-親糸大稻埕。這不僅是一場展覽,更是一段讓走讀、刺繡、蕾絲、再生創作進入日常的城市漫步;從女性美學出發,回應永續潮流,讓傳統工藝在街角綻放新生。


為什麼是大稻埕?

提到大稻埕,你會想到什麼?是南北貨的香氣、茶行的靜謐,還是布料巷弄的繁華?親糸大稻埕想邀請你看見另一種風景——一個藏在轉角裡的手作祕密花園。這裡,工藝不只是技藝,而是凝聚社區、文化與永續未來的力量。

藝術家黃莉莉-秀繡時尚

五大亮點

亮點1|自由之窗.女性職人跨界再生
以朝陽服飾材料街為舞台,藝術家黃莉莉以「紗網刺繡」結合減廢布料,展現優雅與自信的女性力量。每一件作品都是回應永續的「城市織光」。

亮點2|街區共創.貓罐頭的祕密花園
十八組店家與居民齊心,將日常的貓罐頭化身為藝術,再生為花園裝置。減廢不只是理念,更是凝聚社區的實踐。

減廢計畫,邀請街區與居民共創

亮點3|七娘媽生.織女特別場
8月30日,大稻埕煙火節最後一日,同時迎來七夕隔天的「七娘媽生」。在這承載手藝祈願的節日裡,親糸制藝所與《台灣服飾誌》攜手,推出 服裝與電繡發展故事展、換裝體驗、漂漆扇DIY,讓傳統與時尚在鈕扣街相遇。

台灣服飾誌 嘉賓

亮點4|綠生活牆.城市即畫布
九月底,老屋牆面將煥然一新。藝術家、創作者與素人共織「花園城市」,讓大稻埕成為一座柔軟卻堅韌的在地美學場域。

亮點5|AI 好好頌|光的軌跡
結合新創團隊,為展品加入 AI 歌曲創作。觀展民眾可現場投票,還有機會抽中免費參與走讀活動。傳統工藝遇上 AI,為展覽帶來未來感的新篇章。


策展人心聲

策畫者 劉芳伶 表示:「返鄉之後,我希望能用工藝與藝術,為大稻埕注入新活力。這次不在傳統美術館,而是在社區、街角、老屋展開,讓人們以全新的方式與城市互動。期待吸引更多創作者加入,用非常規的場域,創造更沉浸、更在地連結的觀展經驗。」

減廢再生|親糸大稻埕|社藝500群募

一起支持【社藝500 群募計畫】

為了讓【親糸大稻埕】不只是一次性的活動,而是能真正為街區注入長遠的力量,親糸制藝所特別發起 「社藝500 群募計畫」。這是一個以 社藝共融(Social + Art) 為核心的行動計畫,希望透過 500 位支持者的小額參與,累積在地文化與永續實踐的能量,讓工藝不只是展覽,而是可以持續在巷弄日常中發芽。

減廢再生|親糸大稻埕|社藝500群募

群募的用途將投入:

  1. 減廢再生創作支持:購置回收材料、二次利用工具,協助藝術家與職人進行創作。
  2. 社區共學工作坊:邀請街區居民、學校與年輕創作者,一起參與手作體驗與工藝保存課程。

參與支持的回饋:

「500人 × 500元」的共力,就能為街區點亮一座綠色藝術花園。 你的支持,不只是捐款,而是一次「與工藝、與城市共同編織未來」的行動。

  • 500元:獲得【社藝共融感謝卡】與「隱藏版線上展覽內容」
  • 1500元:獲得【手作小禮 × 設計款紀念品】
  • 5000元:獲得【走讀活動 VIP 體驗】
  • 企業共創方案:品牌共好合作,參與再生藝術專案聯名

歡迎企業夥伴、創作者與每一位好奇的你,一起走進這場靜靜綻放的在地革命。

這裡的大稻埕,柔軟而堅韌,正悄悄扭轉城市的美學。
官網 | Line 官方帳號

Alice

瘋時尚媒體採編小組掌握流行趨勢,發現引領時尚生活概念與新科技,在圖文、影片中與讀者分享新生活態度中找滿足個人化的時尚題材與靈感。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